常有人將「茶葉農藥零檢出」或是「無毒茶葉」誤以為就是「有機茶」,其實其間的差異很大。無毒茶葉,甚至是所謂的茶葉農藥零檢出,只是有機茶的最基本的要求,它們並不等於「有機茶」。

無毒茶葉的三個等級

詳細一點來說,其實安全的茶葉可分為三個等級:

一、低標準:就是台灣茶葉檢驗所規定的,只要檢出的農藥含量在規定的濃度以內,就算是安全上合格。

二、中標準:就是如「歐盟檢驗標準」所規定的,農藥殘餘含量必須要ND(零殘留),也就是完全不能檢驗出一點點農藥殘留。老爺兩茶葉就是台灣少數達到農藥零殘留的茶葉,每批茶葉皆經過歐盟標準的嚴格農藥殘留檢測,全部都是零檢出,故得以外銷歐盟。

三、高標準:其實農藥零殘留還不是安全茶葉的最高標準。真正的安全茶葉最高標準,就是老爺兩所堅持的「栽種方式的有機」,也就是栽種過程中完全不使用任何農藥、化肥。甚至連茶園以內及周遭的雜草也不使用除草劑來除草,而是必須以人力輔以機器來除草,或是採用「草生栽培」來覆蓋茶樹以外的其他區域。

並且,台灣最高標準的有機茶,除了要獲得政府農委會所頒發的「茶葉有機認證」之外,還要獲台灣農糧署頒發「台灣茶葉產銷履歷」和「台灣產地證明標章」。同時獲得此三個認證者,才是道地的台灣有機茶,也是台灣行業最高標準的有機茶。

台灣有機茶的認證機制

台灣有機茶的認證機制是非常嚴謹的,它是採用所謂的「雙軌制」。雙軌制包括「政府農業委員會」(以下簡稱GAC)和「私人專業組織」(以下簡稱PPO)。 GAC將檢查和認證事宜主要委託給PPO來執行。

這些PPO包括台灣的一些大學和其他專業認證機構。他們接受GAC的委託和監督,以實施茶葉行業的有機認證。因此,有兩個機構對茶農進行監督,包括GAC和PPO的監督,即「雙重監督」或「雙軌制」。 「雙重監督」的好處是避免了茶農和PPO彼此熟悉之後,PPO認證人員可能會因人際關係而放鬆對茶農的管制。

申請台灣有機茶認證的過程相當不容易。它包括以下程序:

1.申請期限:PPC人員將檢查茶園中是否含有重金屬,農藥,化肥和除草劑殘留。此外,他們還將檢查是否有未被污染的清潔水源。根據茶園的有機質量,此過程可能會短至一年,也可能會超過十年。如果茶園是未受污染的原始林地,則申請期限可能僅需一年。但是,茶園過去可能已被污染(被重金屬,農藥,化肥或除草劑污染)。然後,茶園必須等待這些有害物質減少,直到有害物質的量降至零為止。在這種情況下,申請期限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。

2.過渡期:申請期過後,將進入過渡期。在過渡期間,GAC和PPO將多次檢查土壤質量,以查看是否繼續符合有機標準。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三年。在三年之內,由兩個監督的組織將多次隨機檢查茶園。如果茶園始終符合有機標準,那麼該茶園將獲得有機認證。

3,有機認證期:雙監督單位在獲得有機認證後,仍將每年進行抽查。確保茶農嚴格遵守有機標準。此外,GAC和PPO的人員將每三年輪換一次,並將負責不同地區的茶園。這種設計是為了防止茶農熟悉GAC和PPO的檢查員,然後檢查員將放鬆他們的監督。

由於台灣茶葉有機認證的嚴謹與嚴格,因此若能獲得「有機茶葉認證」,再加上獲得台灣農糧署頒發「台灣茶葉產銷履歷」和「台灣產地證明標章」,就堪稱是台灣行業最高標準的有機茶。老爺兩的有機茶,就是同時獲得這三個認證,堪稱是台彎有機茶的標竿。

有機茶包包材材質

有機茶製成茶包,還要非常注意茶包材質的問題。

最近聯合新聞網一篇報導就指出:塑料茶包會釋出數十億顆塑膠微粒 (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4071380)。報導指出,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(McGill University)的研究人員發現,部分茶包可能會在熱水沖泡過程中釋出數十億顆塑膠微粒。此研究發表於「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」(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)因此獲得媒體的注意而紛紛報導。

茶包為何會在熱水沖泡過程中釋出數十億顆塑膠微粒?原因就在於茶包外包裝使用了含有塑膠成分的材質。

目前市售常見的茶包材質分為 5 種,分別為尼龍、PET、不織布、棉、紙,其耐熱性不一,高溫久泡釋放塑化劑的疑慮也不同。

老爺兩採用茶包包材為 PLA 聚乳酸纖維,又稱「玉米澱粉」材質,原料來源取自於植物(例如:玉米),其製品廢棄後能在土壤或海洋中經微生物作用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,耐高溫可達130 度 C, 燃燒時不會散發毒氣,不會造成汙染,為現今國際公認的綠色環保食品包裝材質。老爺兩由日本原裝進口這種包材材質,並製作成三角立體茶包,使茶葉得以有適當的空間伸展。

所以行業最高標準的有機茶包,不僅茶業本身要達到最高標準的有機,連茶包包裝材質也要達到有機。老爺兩不計成本,採用最高品質茶葉及包材,就是要讓消費者喝得安心、喝得健康。

Similar Posts